自2019年1月1日,我写完第一版《通证学》的后记之后,就开始准备第二版书稿。第一版自2018年3月27日落笔开篇,同年10月思考终有突破,并完成构建框架体系。其中10月、11月密集写作,期待在我生日的时候,给自己一个礼物,终于初稿于12月4日完成,完稿于12月12日完稿。随后,是配合出版社进行三审三校,政审、社审,以及补充文前部分,简介等等,等等。

敢于付梓,并于编辑老师确认为“著”,而不是“编著”,或者“编”,是因为有理论创新和突破,并构架了“通证学”的初步框架。

仓促付梓,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是鉴于2013年第一次写比特币的书的经验。当时,花费近1年,几十次改版,但这不断修改过程中,面临图书出版界的审核变化,最后这个题材当时被出版社直接否了。这次,就希望尽快出版,在第二版,进行完善。这是其一。
其二,同时间,我了解到的,也有几个类似的书籍在出版计划中。快速出版就很重要。所以,第一版相对来说是比较“仓促”的。我期待的是后续第二版,第三版持续改进。以及本书的姊妹版《通证革命》,和相关书籍《区块链简史》把这本书中想说,没说的进行完善。
第三个是,出版的时机很重要,牛市结束了才出版,赶不上趟了。
最后是,写的、改的太累了。特别是三审三校阶段,让我完全放弃了和编辑讨论文字的想法,只想尽快出,看都不想再看。
但,确实没想到在2019年4月出版后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变化。
该书(通证学第一版)的主编,同年被告知这类书籍他都不可出版。再后来,华章黄了,华章没了。懂的都懂,在这里我就不阐述了。
此外,有朋友建议直接在公众号上发表,也考虑过这KDP(Kindle Direct Publishing )直接发布。
公众号“剑胆琴新”,开始的时候是考虑把重要核心章节发布,有的设置了付费阅读,一个是避免过度传播,怕未来的出版社有担忧,另外是我想看看谁看过。再有,即便相关创新被剽窃,微信公众号上的时间戳也算是上链了,有个证明。
KDP出版的事情,我多年前关注过,被一个要求给挡住了。那会亚马逊要求要么需要一个美国的社保号才可以注册这样类型的账号,或者是国内的出版社名义去申请。可喜的是,最近策略有修改。
还有,该书又因为可能的版权的问题,我就没有太多的把精力放在这本书上,而再把精力放在了《通证革命》、《区块链简史》上。
关于本书的第二版,主要处理几个问题:
首先是修改错误,增加新的创新点。第一版《通证学》出版后,有读者通过主编,和QQ微信群等其他方式联系到我,反馈了一些问题。我想在第二版中进行更正。比如,有个公式。还有一些内容,受限于我当时的认知,经过这几年的思考、实践、沉淀,感觉需要删除、修改、或者更新的。
其次,还有还有一些数据和信息有些过时了,需要再更新。如下面的读者反馈的那样。

再有,是考虑国际化、出海。国内因为各种原因,之前第一版的部分章节无法沟通探讨。过了这些年,更没法讨论。这是其一,其二是出海。现在是不出海就出局。Web3.0的主流要么是美国、迪拜、日本、东南亚。主流的语音是英文。
另外,一个考虑,如果是在海外出版发行,那笔名可能就不重要了。署名是:元点的MetaOne,还是Edward Dai。可能会是后者。
最后,是AI的助力。特别的AI在这个阶段,对写作,文字上的帮助,以及翻译的助力,都倍速提高了曾经的工作流。
为此,主要,在外面,英文进行深度沟通。这边,有选择的进行交流。
戴剑,于北京
2024年11月3日